Tag Archives: woody allen

咖啡公社:伍迪艾伦的朱砂痣与白月光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waking王小心(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995003/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Kristen Stewart的眼中映出前男友的脸庞时,正是纽约与洛杉矶两场新年舞会的高潮。导演在此时狠心地把故事掐掉,灯光熄灭,片尾曲出现,影片戛然而止。既没有婚外恋抛家舍业的狗血,也没有抓奸小三的紧张。像是Woody Allen在叹息:让过去的随风而逝吧,我们都长大了,已不是过去你爱上的那个人。爱情就像城市一样,一旦做出了选择,就失去了另一种可能。 很多人说Woody Allen不再像之前的风格了,我倒是觉得,这部电影还是保留了他一贯的元素。城市、犹太人,完美的特写,干净的情节,都非常Woody Allen。至于讽刺,应该都放在Bobbi的哥哥Ben和他的父母关于宗教的讨论那里了,他妈妈说的那句“之前他就是谋杀了人,现在他要变成基督徒了!”简直是影片笑点之最,不属于其他的Woody Allen式电影。但关于Bobbi和两个Veronica之间的爱情,导演确实带上了含情脉脉的面纱,用注视后辈的眼光注视着Bobbi的puppy love和成长,就连他一贯讽刺的上层社会—Bobbi的叔叔Philip,竟然也有了真挚的爱情,这让我倒是吃了一惊。其实我挺喜欢Woody Allen这种难得一见的温情的,虽然没有深刻的主题,起码是部好看的电影。 周六的早晨,洛杉矶Westwood里面的Landmark影院里人很少,几乎全都是住着拐杖或者助力车的老年人,bird和我笑称我们起码把观影人群的平均年龄拉低了十岁。Landmark是美国专门放小众电影的院线,与主流院线放的暑期爆米花大片相比,这里放的都是戛纳或其他一些电影节的的参赛作品,肯定不会有Finding Dory这样拖家带口的庞大观众群,却有Westwood这种高级社区的观众支持,观影感受也比旁边坐着一群嚼爆米花的少年好了很多。电影院真是能放大一个人对电影的感受;如果我在家里电脑上浮光掠影地看完这部电影,估计只能三颗星,因为实在缺少戏剧冲突和高潮;但在黑暗的影院里,当所有人都放下手机,聚精会神盯着大屏幕时,就能听见导演的娓娓道来,看见微妙的光影流转。 当Woody Allen把大束的柔光打在前后两个Veronica的脸上时,两个人Brunette和Blonde的美真是尽收眼底。我觉得他是把两位演员当成两个城市来拍的。Kristen之于洛杉矶,Blake之于纽约,代表了美国东西海岸两种城市、两种女性截然不同的风格,像双城记,也像朱砂痣与白月光。而Bobbi与Veronica的距离,也像两座城市一样,不可能有结合,也不可能有未来。 演员Jesse Eisenberg和Kristen Stewart 都是文艺片的常客了,Blake Lively看来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不过这两位女主比起Emma Stone受文艺片导演的欢迎程度来说,演技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魔力月光》:伍迪艾伦的春晚小品

        Woody Allen的片子一向是小情小调,属于在水杯里拍出暴风雨的现代讽刺喜剧大师,某种程度上,有点像二十世纪的简·奥斯丁。不过这部《魔力月光》的格局也太小了点,有点像在酒盅里的暴风雨了。全片的主题实在简单,就一个:魔力不在于通灵,而在于情感;全片的点题也就一个,在最后二十分钟Emma Stone的说服教育;全片的悬念也就更少,几乎在片子开始的时候就被观众猜出了答案:一个以理性分析见长的著名魔术师不相信世界上有任何超现实的魔力。结果怎么着?我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读者你说呢?  Colin Firth和Emma Stone是本部电影的男女主角,通篇都是他们俩的对手戏。在三十年代的法国,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既小资又小清新,湛蓝的地中海,敞篷车,明智的贵族老太太和她美丽的珍珠项链;暴雨中汽车坏掉,俩人跑到天文台上看星星,光看这些关键词,还以为是《蝴蝶梦》小说的开头。但是也就仅止于此了:Colin Firth代表的“理智”和“计算”在Emma Stone代表的“情感”与“魅力”之前不堪一击,Woody Allen用八十分钟的篇幅给观众讲了讲他对感情的理解,电影就这么戛然而止了。  看完电影,我脑补了一下能用一个春晚小品把这部剧讲清楚的可能性。宋丹丹可以演Emma的角色,Colin Firth就让本山大叔来演吧!虽然他可能再也上不了春晚的舞台了……本山大叔扮演的魔术师遇到了美丽的村姑丹丹姐,从此开始了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姻缘……完全不违和嘛。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Midnight in Paris《午夜巴黎》影评:美国中产的最后归宿

每当我想对生活吐槽的时候,去看Woody Allen总是没错。老爷子镜头中的中产阶级,简直就跟我们系老师的衣着谈吐一模一样:总是比身材大的连衣裙,腰上和胳膊上的赘肉,金灿灿的大耳环,以及更大的金灿灿的项链。在007年电影里光彩照人的女郎,在Woody Allen那里就变成乏味的、胆小的、衣服不合身的中产阶级大妈或准大妈,穿着连衣裙在所谓的品酒会上谈谈工作、度假安排和巴黎。每当这时,我就想说,邦女郎去死吧,看看这才是我们的生活。 每次走在我们那个中西部准都市的街道上,看着街边Boutique的陈设和橱窗,我都会觉得美国民众的品味有了新的下限。Chain store还好,毕竟有设计师把关。但在Boutique里面——我实在不明白,那件绿得发青,不仔细看像是拖把的毛衣怎么可以作为镇店之宝挂在橱窗最显眼的位置,而那件灰不拉几,不知道是什么材料,没有任何形状的夹克被挂在了店门口? 美国的中产阶级是最奇怪的动物:他们非常顽固,却自以为很宽容;他们很保守,却自以为很开放;他们以为世界上有很多种文化,但每种文化说的都是英语。 在这个国家生活了三年之后,我几乎可以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总结出预测性的模式。他们的世界非黑即白,永远也不明白东方人为什么会号召天人合一,福兮祸所依,和他们的平板平淡的面孔。 Woody Allen将他们看得透透的,处处讽刺;却又手下留情,总是给他们安排最好的结局。就像父母慈爱地看着自己有些愚笨心肠却不坏的小儿子,心想:哎,还是留套房子给他把。所以在《午夜巴黎》里面,Woody Allen给主角安排了一个超具安慰性的结局。就这样要长相没长相,要身材没身材,要才华没才华的大叔,竟然有那么美的一个巴黎女文青主动送上门,共淋巴黎的细雨和诗意,也太完美了吧。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Leave a comment

To Rome with Love《爱在罗马》:罗马旅游宣传片

要不是看Woody Allen的新片《爱在罗马》,我都忘记了罗马曾给过我多少的震撼。一开头,威尼斯广场立刻把我拉回到了许多年前初到罗马的那段记忆:宏伟而凄惶,每个角落都是历史。罗马的松树如雷斯庇基笔下的调调一样,顽强而生动地在镜头里一扫而过。Ellen Page眼中的帝国广场,Hayley口中的西班牙台阶,都在黄昏下沐浴着金子的光芒,仿佛亘古不变的传闻出现在了眼前。Woody Allen无疑是爱罗马的,但同时也带着自嘲:看这些不学无术、只知道高蒂的美国人! 几个美国人,一群意大利人在罗马的多线索故事,在这个古老而荣光的城市中被Woody Allen演绎得意犹未尽,令人喟叹。我最喜欢Alec Baldwin的故事。作为著名的设计师,他回到三十多年前居住的罗马,看到Jesse Eisenberg 和Ellen Page演出的一段似真似幻的故事——说得清楚谁是真,谁是幻呢?Baldwin仿佛看到年少的自己,坠入明知不可能却无法控制的情网;Ellen Page饰演的小清新、小文青,抢自己女朋友的男朋友时爱得天雷地火,却在下一刻转身就走,毫不留情。你只是她的过客,这句话在多少人手里变成了现实。 小夫妻出轨一段,则是Woody Allen对男女关系本质揭露的火眼金睛。Penelope Cruz饰演的风骚妓女一出场,多少双眼睛到了她身上;而Milly瞪着一双纯洁无辜的大眼睛,大腹便便加秃头的明星也被她手到擒来。“是出轨然后后悔好呢还是不出轨然后后悔好呢?”是永远的两难处境。Robert Benigni演技了得,他的“小公务员之死”演法的一夜成名奉献了本片最辛辣的讽刺。而最令人捧腹、最幽默的段子则数Woody Allen自己献上的势利的米国中产阶级——他最拿手的那一种。从飞机上的”I don’t like it”开始,这个右倾保守美国中产就与他准女婿家意大利殡葬业的工人阶级家庭格格不入。亲家打招呼的第一句话是“someone died?”笑翻全场。他势利、小气、偏执而神经质,真真假假,我觉得他在许多地方演得是自己。付小费时他说“这里是欧洲,用欧元应该比美元打个折扣”,结果他自夸自己智商150时他老婆讽刺他:“这里是欧洲,你的美国智商也应该打个折扣”。可这么个人,硬是锲而不舍让他亲家站在浴缸里唱歌,还在舞台上设了个莲蓬头,把他亲家捧成了在淋浴下唱歌的全球歌王。 作为欧洲三部曲的第二部,Woody Allen既发挥了他对中产阶级的小嘲讽与小同情,又有对男女关系的深刻见解——然后,还有罗马。Milly站在万神殿前面找不到回家的路,镜头360度一转过来,全是传说啊;片尾的西班牙广场,奥黛丽赫本吃过冰淇淋的浪漫之城,杂乱无章又有自己规则的古都,是否也如同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一样呢?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