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Categories
Archives
- April 2020 (3)
- January 2020 (6)
- December 2019 (4)
- November 2019 (1)
- October 2019 (31)
- April 2018 (3)
- March 2018 (4)
- January 2018 (2)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1)
- October 2017 (6)
- May 2017 (1)
- April 2017 (1)
- March 2017 (15)
- July 2016 (2)
- May 2016 (2)
- February 2016 (4)
- December 2015 (1)
- November 2015 (3)
- October 2015 (6)
- September 2015 (3)
- August 2015 (1)
- July 2015 (1)
- June 2015 (5)
- May 2015 (1)
- April 2015 (1)
- March 2015 (10)
- February 2015 (1)
- January 2015 (6)
- December 2014 (2)
- November 2014 (4)
- October 2014 (3)
- September 2014 (3)
- August 2014 (4)
- July 2014 (2)
- June 2014 (1)
- April 2014 (2)
- March 2014 (3)
- February 2014 (4)
- January 2014 (1)
- December 2013 (3)
- November 2013 (9)
- October 2013 (2)
- September 2013 (2)
- August 2013 (5)
- June 2013 (1)
- May 2013 (3)
- April 2013 (2)
- March 2013 (2)
- February 2013 (1)
- January 2013 (1)
- December 2012 (5)
- November 2012 (3)
- October 2012 (6)
- September 2012 (9)
- August 2012 (4)
- July 2012 (10)
- June 2012 (11)
- May 2012 (4)
- April 2012 (5)
- February 2012 (4)
- January 2012 (6)
- November 2011 (5)
- October 2011 (4)
- September 2011 (1)
- August 2011 (4)
- July 2011 (3)
- June 2011 (4)
- May 2011 (1)
- April 2011 (6)
- March 2011 (11)
- February 2011 (4)
- January 2011 (12)
- December 2010 (9)
- November 2010 (11)
- October 2010 (6)
- September 2010 (4)
- August 2010 (9)
- July 2010 (9)
- June 2010 (6)
- May 2010 (15)
- April 2010 (10)
- March 2010 (11)
- February 2010 (13)
- January 2010 (15)
- December 2009 (19)
- November 2009 (17)
- October 2009 (20)
- September 2009 (17)
- August 2009 (20)
- July 2009 (9)
- June 2009 (6)
- May 2009 (12)
- April 2009 (14)
- March 2009 (7)
- February 2009 (8)
- January 2009 (10)
- December 2008 (9)
- November 2008 (15)
- October 2008 (18)
- September 2008 (11)
- August 2008 (10)
- July 2008 (6)
- June 2008 (14)
- May 2008 (5)
- April 2008 (11)
- March 2008 (7)
- February 2008 (10)
- January 2008 (8)
- December 2007 (10)
- November 2007 (7)
- October 2007 (11)
- September 2007 (9)
- August 2007 (3)
- July 2007 (10)
- June 2007 (2)
- May 2007 (5)
- April 2007 (8)
- March 2007 (8)
- February 2007 (4)
- January 2007 (4)
- December 2006 (7)
- November 2006 (6)
- October 2006 (9)
- September 2006 (10)
- August 2006 (11)
- July 2006 (9)
- June 2006 (12)
- May 2006 (7)
- April 2006 (22)
- March 2006 (8)
- February 2006 (11)
- January 2006 (9)
- December 2005 (10)
- November 2005 (13)
- October 2005 (8)
- September 2005 (8)
- August 2005 (10)
- July 2005 (16)
- June 2005 (5)
- May 2005 (14)
- April 2005 (2)
Author Archives: Xin Wang
娱乐雪灾及发烧
2008进入以来,这个世界发生了很多不和谐的事情。先是紫微和姜岩的小三事件,然后是cgx的裸照,然后是长时间的,到现在都没有停的暴雪。从多个角度看这个世界都在发生雪灾,只是有人忙着幸灾乐祸有人忙着雪上加霜有人忙着痛哭流涕,却没有人试图寻找原因。 那天和bird看新闻,说这些镜头可以直接拿到《后天》中去用;可是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见一篇笔力深厚的报道,期待南方报系。我们要的不是在灾难中寻找感动,这种感动让我们觉得惭愧。 工作以来就没发过烧,不时还想想身体何时才能排毒。不过这次生病真是如山倒,据说全城的人都在感冒, 我们team三分之二的人都病倒了。大家请离我远点但欢迎慰问。
Posted in 日记
8 Comments
Juno 意外之孕
比起当幸福来敲门那种英雄主义式励志影片,Juno还算正常的现实主义电影。Juno这位名字古怪的高中女生意外怀孕,影片记录了她从得知怀孕到生孩子的故事和她的成长,以及她在怀孕过程中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感悟。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去年这时候很火的little miss sunshine(《阳光小美女》)。虽然风格不同,一个冷幽默一个温情脉脉,但怎么看都有点神似。故事都是线性叙事,一个是空间转换一个是时间推移,都是围绕着一个目的:选美和生孩子,都是一个主角:小女孩带出一场群戏,表现生活各个方面的人和事。不同的是阳光小美女稍带夸张,而Juno就是一杯温度恰到好处的白开水,在这种没有戏剧性冲突的电影中,很容易用力过度,或者火候不到;很幸运,这部片子把握得还挺好。对了,两部影片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奔着奥斯卡去的。 女主角Ellen Page在里面表演甚为用力,也算是亮点之一。
Posted in 电影
Leave a comment
长江七号:周星驰儿童电影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小叮当》,大概是80年代初拍的,爸爸妈妈带着我去电影院,那个周六的晚上成了我童年最幸福的记忆之一。多可爱的小叮当啊,从文革的尘封中解放出来,小朋友还把它放到洗衣机里面去洗洗……那天我笑得前仰后合,觉得《小叮当》是最好看的电影。很多年过去,我再也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也许是因为我无比明白再也不会有当初感觉,还不如让它成为记忆中的一罐封闭蜜糖。 那么,看完了长江七号之后,我就在想如果我有孩子,那么带他来看长江七号,一定也会成为他的蜜糖。可爱的小脸丰富的表情,皆大欢喜的结局都是我童年的梦想。就像我小时候被小叮当迷得神魂颠倒,任何孩子看了这电影一定会想拥有一个七仔这样忠实可爱随身带着又有强大能力的小伙伴。 可惜我已经成人 ,所以我不得不说这部片子实在不适合我看。昨天和bird坐在电影院里听着周星驰对小朋友的说教我们发现自己开怀大笑的时候比《功夫》少了很多,看着旁边的女生感动哭泣而面面相觑。也许是周大师成功转型成导演了,没有他的时候总觉得气氛少很多。其实我中学的时候并不看周星驰的电影,可是我还记得在大讲堂里看大话西游和工作之后看功夫这种搞笑却又有境界,说理却不说教的欢笑和泪水。这些电影的剧本扎实,情节推进秩序竟然,搞笑部分有张有弛,音乐的配合天衣无缝。而长江七号从这几个方面来说,也只能是及格而已。 带孩子去电影院吧,别带恋人去。
Posted in 电影
2 Comments
当幸福来敲门
Will smith还是比较擅长演英雄或喜剧,小人物固然也好,但怎么看怎么都像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感觉。他演英雄的时候让我感觉就是一个救世主;演喜剧的时候让我觉得生活如此美好;演小人物的时候——唉,可能因为这个电影是真事改编的吧,整个剧情就是一直惨一直惨一直惨,最后才给那么点阳光,我都不忍心看了。 我一直坚持电影梦原则,即,生活已经够惨了,如果电影比生活还惨,那我们看电影干嘛?起码也得是个莫名其妙如电光影不知所云的故事以上。所以我一直没去看集结号,也没看暖春,一是因为怕洗脸,二是生活中某些事情拍成电影比这惨好多。不过当幸福来敲门还是大段的赶公车+大段的实习生+大段的露宿街头+小段的幸福。 其实生活也是这样。为了那一小段突如其来的幸福,我们忍受了多少啊。 另外,导演过于煽情,没有突出他到底成功的过程,而这正是我想看的。
血钻
莱昂纳多冒充非洲大佬的故事。詹妮弗康纳利演的实在不敢恭维。非洲风景有一些,黑人大叔演技突破。 好莱坞叙事性电影,大体相当于我们中学课本上说的叙事文。我总觉得,这种片子对社会反省起不到任何作用,虽然导演在一门心思地教导人不要买钻石,但我还是觉得片子充满了非洲和非洲人民的妖魔化和大国世界观。拿美国越战去对比非洲几个世纪以来的灾难,太白痴了吧?
Posted in 电影
2 Comments
蓝莓之夜:王家卫小品
下午去了东方广场,实在没有勇气在电影院里洗脸,所以想了想,还是挑了王家卫的《蓝莓之夜》。 周六下午的北京文艺青年还不少。东方广场的影城里坐了三分之一,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得像我一样快要睡着。 对不起,我不是快要睡着,只是偶尔走神。之前有人警告我说千万不要看配音版,因为这样就如同在看一场中国电影。于是我看了英文版,结果发现我还是在看中文电影。 基本上,jude law的台词是金城武那样的人才能说出来的,sulin就大概类似于林青霞或者王菲,Norah jones演的那个小女孩就是很多王家卫电影里出现的那种纯情小女孩——对不起,其实我也忘他的电影忘差不多了。整个电影由几个小故事组成,基本上是Jude law和natalie的相貌在支撑我往下看,Jude和Norah的感情暧昧得不明所以,纽约城被拍得像旺角,让我几乎以为身在香港。 王家卫的一贯风格。喜欢的人继续喜欢,无聊的人继续无聊。而我已经习惯了在史诗般的电影中找感情,比如《投名状》里的李连杰和金城武,比如《figh club》里的brad pitt。所以我宁愿期待半年之后的《赤壁》上下集,或者,更近的,很多人都不看好的《长江七号》。
Posted in 电影
5 Comments
柯南真人版1,2
日本人对帅哥的benchmark就是像女生~日剧的第一女主角都是贤惠而不是漂亮型~相对的,女配就是妖艳魅惑型~除此之外所有的演员选择和表现都照着动画片里的样子来造力图演出一摸一样的效果比如圆子小五郎目暮警官那真是简直就是漫画里面蹦出来的~但除此之外剧情很弱智bug很多而且都出现在重要的地方基本上就是一动画片让真人来演了而已~但因为是真人还是比动画片好看~尤其新一的某些段落和情节~最后重申一下我是柯兰~不管小兰有多丑
I am legend
从十年前第一次看黑衣人开始,will smith就是一如既往的帅,十年了,还是那样,而且如人们所料,已经变成了好莱坞式大片的legend,在这个片子里,甚至让我有一点上帝就是黑人的错觉。十年来,所有Will的戏都是独角戏,这次整个纽约变成了他一个人的纽约。 电影好在没有把僵尸片当僵尸片拍,而重在传递西方人那种与生俱来的末世情绪。我猜美国观众看到这部片的感觉就像我们看见天安门城楼上长满青草,王府井大街上猛虎追逐羚羊,据说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在周一早上封了第五大道n个block,我不得不再感叹一下十年之后中国会不会有好的《西游记》或者《封神榜》出现。人家敢做啊。 虽然一个人在孤独的世界上生活1001天的极有毅力的Will最后用最好莱坞的方式拯救了世界,但影片中有不少片段刻画人类孤独感的片段令人动容。中阳光灿烂的中午,will smith坐在断裂的布鲁克林大桥旁摆开桌子和电脑,用AM频率在广播中播放:“我叫罗伯特奈维尔,我是一个生活在纽约市的幸存者,我每天都会去南街海港,当太阳位于正中间的正午,我都会等在那里。我提供事食物,提供住宿,提供安全。如果有任何人听到,请知道,你不是一个人”那场戏,重复两遍,令人热泪盈眶。看这段时我想起辛德勒的名单中犹太人庇护区的那张桌子,每天他们络绎而来,为了得到一个温暖而安全的群体。
Posted in 电影
3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