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ea什么时候来中国的?99年左右吧,总之是我从昌平回学校那一年,突然就听说有个很小资的家具城云云。那时候西单还有城市之光超市,我们买东西还经常去京客隆,四环还没修起来,北京的交通似乎还没有现在这么恶劣。
那时候真的是很喜欢逛宜家,前前后后跟好多朋友去过。不过在学校里面住着和五个女孩share一间寝室的时候你根本不能指望屋里还能放得下什么东西,所以买的无非就是小杯子小碗,瓶瓶罐罐等其实没什么用的东西。还买过几个铝皮盒子,一些小像框,仅此而已。
后来就听说宜家在欧洲都是便宜的家居超市,里面陈列混乱货品廉价。从英国回来度假的朋友对宜家很不屑,我也渐渐失去了对宜家的兴趣。后来自己有机会到香港,到欧洲,看到宜家果然是在地下或郊外,而且货品价格居然和中国一样,怪不得人家认为那是穷人的天堂。
虽然不逛宜家了,可是却反而渐渐有了自己的空间,需要一些家什摆设。每次去兰景丽家,或者什么大钟寺家具广场,总是被那些东西吓得不知道怎么买,放佛那是我爹我娘庆祝金婚银婚去置办的家具。在那里面我看到的大多数是老头儿老太太,起码也是中年夫妻拉扯着一个孩子。于是摇头叹息,我还没有学会买家具。
所以,尽管宜家已经从小资的代名词变成了小农的代名词,我在宜家人潮汹涌的顾客里面看到的多数还是我这些的年轻人,或者年轻的小夫妻,或者年轻的刚从外国跑来中国讨生活的人。我不会买家具,可是却会买宜家,可能等我布置自己房子的时候,也像先买房子的朋友一样,说“买家具买到后来没钱了,就去宜家买了剩下的东西”,但是总会有一点宜家的东西,比如放在厨房的一个酱油壶,或者一个小灯,一块小蜡烛。
所以我们多少还是有一点宜家的。
写这篇文章是听说宜家要搬了,搬到更远的四元桥。前两天我去买东西时发了我一个杯子,上面写着“到6月30日免费在新店喝咖啡”。杯子上面画着三匹可爱的马,很宜家。
宜家不再小资了;以后可能去得更少了;但谁说我们对宜家一点感情都没有呢?虽然可能只有一点。
就是这样的,麦当劳在中国不是还脱离工薪层了么,Wal-Mart不是还曾经被好多小资认为是购物天堂么……
所以中国小资是非常好玩的一个阶层。瞧不起小农,又被更资的人瞧不起。
我我我现在就超喜欢ikea,便宜,便宜,轻便,轻便……美国家具笨重得跟大象一样,稍微好一点的又贵得胡说八道(而且还是那种特别特别厚重的),所以这里的ikea也是客似云来。
ikea的家具,挑一挑能出些好的,然后再去几家拐弯抹角的北欧店搜罗下,还有北京新开的那个号称世界最大的mall,里面也有些不错的家具(我很好奇它怎么维持的,我去的时候几乎一个顾客都没有)。
所以说,中国的文化取向都是被杂志记者带坏的,什么叫“80后”什么叫“小资”,愚蠢派归类法。需要看杂志来调整自己生活取向的人,是活不出啥么味道的。所谓品位这种东西,根本跟金钱和学识挂钩,现在中国是钱越来越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有钱的人不一定有那个脑筋去提升品位,没钱的人是有心无力。你以为去民间搜集几个旧雕花窗框不花钱么……
呵呵,等中国的有钱人有钱的时间再长一点,这些所谓文化资本之类的东东就慢慢都懂了,关键是他们懂了的时候追求的是啥文化,是撮满汉全席还是吃法国大餐,是看京戏还是听歌剧,是游美术馆还是逛798……
我也同意给人分类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活法。。。就像韩寒说文革时代的作家就叫文革类,文革失败了就叫文革败类一样。。。不过小资这个字前五年在中国还多少有点褒义吧,后来被草根们妖魔化了。
IKEA唯一的优点是实用。但是作为只住几年的留学生,实用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如果心疼钱,就去买二手,如果钱烧的,就上品牌折扣店挑口碑好的低档货搞一整套——反正最后最烦人的不是钱,而是组装工序。IKEA的货拼凑起来很杂乱,而且由于木料实用,发现不合适的时候,往往舍不得扔掉,毕竟不便宜——因此宜家其实是鸡肋。一个人的家具基本代表了生活阶段,除了原住民,都不可能长久。咖啡,快餐和家具,曾经被无数人认为是与生活最贴近的“小资元素”,而只有当选择众多之后,完全失去选择的兴趣,才能做到真的融入生活,例如illy和subway之于我
我觉得很多时候要物尽其用,而且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比如我就死活不喜欢美国店的面包床,ikea的家具有很烂的,不过也能挑出又便宜又结实又好看的,组装倒是没什么问题,考虑到运费昂贵,自然是能省一点是一点。
还有,我一直觉得拿咖啡,红酒这些东西说事是非常符号化的伪品位,喜欢,所以喜欢,这才是生活的本质。比起咖啡,我更喜欢茶,比起红酒,我更喜欢温黄酒放桂花。如果有人喜欢咖啡,并非它所代表的伪品位,而是它本身,并乐于发掘其文化其滋味之曼妙,那才是真品位,真性情。
而最后,多年前“小资”这个词兴起的时候,我就十分反感,觉得它注定会被搞臭,结果事实证明了我的敏感。
小姐妹写文章真好看